安吉白茶网 > 资讯中心 > 安吉白茶新闻 > 正文

墨西哥记者手记:茶期虽短,茶企却不畏道阻且长

2013年4月23日 9:22

字体大小:

4050人浏览
人参与

 

一位当地茶农在采摘安吉白茶

 

 

陈小姐在向劳尔解释如何区分安吉白茶的好坏

 

  为了亲身体验安吉白茶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我们住进了当地一家名为恒盛的茶企里,接待我们的是企业负责人陈锁和他的女儿陈小姐。

 

  18日的行程从参观茶园开始,只是四月过半,上山采茶的茶农已经日益减少。这要归结于安吉白茶的一大特点——茶期极短,每年只有三月份可以采到质量上乘的好茶。外省的采茶工大部队早已撤回,此时我们在山上遇到的茶农,大多都是本地人,采些末季的茶用来自家喝的。

 

  说起安吉白茶,又不得不提到它的另一个特色——名为白茶,实为绿茶。在陈小姐的解释下,我才大致明白,原来安吉白茶的茶茎是绿色,叶片却比其他品种要白上许多,而且颜色越白,就越名贵,一斤甚至能卖到上千元。不过它的茶期实在过短,所以陈叔他们的企业又着手开发新的产品,例如“安吉红”——将白茶用发酵的手段制成更加便于保存的红茶,这也是为了打破多年来茶期的局限。

 

  我们爬上陈叔家的茶山,一眼就看到了大片嫩绿色的新茶。陈小姐告诉我,新栽的茶树得长满三年才能采摘,我们面前的这片刚到一年茶龄。

 

 

远眺茶山,可以清楚地看到新茶与成年茶的分界线

 

 

一位热情的茶农在向我们挥手

     

      陈叔家的茶企成立了六七年,仍在不断地发展中,旺季的时候,能有100多个员工。以前,陈叔曾在电力部门上班,抱着对茶叶的浓厚兴趣,他最终选择辞职并投身到了自己的茶事业。这样的创业史,也是中国近些年企业家们寻求成功的道路之一。

 

  从山上下来,陈小姐又领我们去了当地著名的白茶街。在成片的店面中,有个头发花白的阿婆坐在门口用筷子拣茶,我上前问了一下,原来她都八十多了,没事儿的时候就帮儿子顾店。

 

  参观完白茶街,到了中午十一点,陈小姐说这会儿刚好是鲜叶市场开集的时候,于是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向了那里。市场里人头攒动,茶贩们守着一筐筐刚采下来的白茶,争相叫卖着吸引买主。我采访了一位看似心情很好的大叔,他笑咪咪地对我夸下海口:“你信不信,我这一车茶不到三分钟就能全卖掉!”

  

  回到茶企里已经是下午了,员工们早早吃完了晚饭,开始加工茶叶。十分凑巧,我们还碰到了几个在这实习的浙江农林大学的大三学生。于是,就跟见到了老朋友似的,她们自告奋勇地充当起我们的讲解员。别说,表现还真挺专业呢。

 

  在她们的帮助下,我们对白茶的生产过程有了十分具体的理解。送来的鲜茶先被送进杀青机,打碎茶叶的分子结构,使酶的活性降低,让茶叶能保鲜更久。从杀青机里出来的茶叶又被装进一个个大塑料袋,进行四十分钟的自然发酵。接下来的步骤是揉茶,让茶叶的香味更加突出,我站在机器边上,果然有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不过揉搓好的茶叶容易结块,还得通过人工或机器的方式进行打散。最后,所有的茶叶都被均匀地铺在扁竹筐里,一层层地堆放进干燥箱。接受完100摄氏度的高温提香,茶叶就算正式完工了。

 

  今天实在是太充实了,我们不仅从头到尾了解了安吉白茶的种植和生产,更作为一名见证者,看到了陈叔家的茶企是如何在这条产业链中运作的。他的成功,同样也是安吉茶农们的成功。(记者 劳尔·洛佩兹·帕拉 姚思翾)

 

 

劳尔正在茶园现场解说采茶的步骤

 

 

陈叔和他企业里的部分员工和实习生们

 

 

这位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的老人在挑拣茶叶

 

 

劳尔和卖茶大叔在鲜叶市场门口的合影

                           

 

劳尔和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的学生们

 
永久网址:www.bai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