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网 > 资讯中心 > 安吉白茶新闻 > 正文

留住白茶的“根”浙江名茶遭遇原产地保护困境

2007年8月9日 13:38

字体大小:

3156人浏览
人参与

南方有嘉木,浙江自古多茶事。西湖龙井早已名扬天下自不必说,雪水云绿、顾渚紫笋、安吉白茶、开化龙顶、径山毛峰……这些充满诗意的名茶成为点缀“浙茶”这块金字招牌的熠熠明珠。2004年4月14日,安吉白茶继西湖龙井之后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这是我国第二个获此称号的茶叶。然而因为卖茶苗赚钱快、获利多,茶苗大量销往外地。就这样,安吉白茶的遭遇同西湖龙井一样,走入了原产地保护的困境。原产地茶农本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此时为眼前利益自砸金饭碗,成为最大受害者,着实让人深思。
  现状:安吉白茶遭受外地白茶冲击
  上周五,一个晴好的天气,安吉大观茶业合作社社长严铁尔像往常一样,又来到了位于安吉溪龙乡附近山坡上合作社的茶场,这片茶场连绵上千亩,覆盖了附近好几个山头。“有些叶子晒焦掉了,今年夏天的太阳太毒了。”严铁尔从路旁的茶树上摘下几篇边缘发枯的叶片说道,“白茶的叶片没有普通茶叶那样厚,所以比较怕晒。”这些枯掉的叶子让严铁尔有些心焦。夏季是茶树腋芽孕育、分化的主要时期,由于春茶消耗了茶树大量养分,此时又是病虫害猖獗的季节,因此,夏季茶园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明年的产量。
  不过,让严铁尔更为担心的是市场外地白茶的数量越来越多了,不少长兴、松阳、贵州、江西等地的白茶出现在了安吉的茶叶市场,尽管今年安吉茶山受寒潮影响产量不及往年,但是白茶的价格并没有上升。“不少外地白茶园开始投产了,它们肯定会影响我们本地的茶叶。”
  从溪龙乡顺着山路一路向下,就是安吉的白茶一条街,林立着上百家白茶店铺。现在已经过了白茶产销的旺季,市场上比较冷清。张珏林是安吉县大山坞壶笑天茶场的场长,走进他的店铺,一阵茶香扑鼻而来,映入眼帘的是柜台上一盒盒包装考究的白茶。当聊及白茶的市场和销售情况时,张老板自信地告诉记者:“店里销售的白茶都是自家种植的优质安吉白茶,量不是很多,虽然一斤都要上千块,但是基本都能顺利地卖掉。”
  “现在安吉本地人在外地承包茶园种白茶的情况比较多。”大山坞茶场场长盛潮湧告诉记者,“江西和安吉附近的长兴县是比较突出的,现在很多移种到江西的茶苗都有了收成,加工的茶叶多在江西本地销售。目前这些外地白茶价钱比安吉白茶低1/3左右,而品质高的安吉白茶每斤售价在千元以上,后期库存的或是品质较低的每斤售价也在500到600元。”
  然而,近年来随着白茶茶苗大量引种外地让张珏林也有些担忧,这些外地种植的白茶也对安吉白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我们安吉土生土长的白茶才是最正宗的,无论是口感还是外形。但市场是开放的,这些外地白茶的价格也相对比较低,对我们的本地茶叶有些影响。”旁边的一位营业员指着外包装上的一个标志说:“我们安吉白茶是有原产地保护的,虽然外地茶不敢直接打安吉白茶的招牌,但也是在用白茶这个旗号在卖的。白茶是我们才有的,一提到白茶人们就应该想到安吉,但是这些外地白茶却混淆了人们对白茶的概念,这对我们终归有些损害。”
  安吉白茶是二十多年前从深山里发现的一棵孤树上发展起来的,这些来自安吉以外的白茶形似安吉白茶,那么这些外地白茶是从哪里来的呢?记者进行了调查。
  调查:村民为何热衷卖茶苗
  卖茶苗比卖茶赚钱快
  在溪龙乡一户人家的院子里,记者正好碰到三十多名当地妇女。她们把老茶的枝条剪成茶苗,茶苗放在竹篓里,不断地往上面喷水。“我们一个人一天能剪一个编织袋的茶苗出来,干一天老板给三十块钱。”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些茶苗插到地里半年就能卖钱了。”
  在这些剪茶苗的妇女中,一位自称“老板娘”的妇女告诉记者,自己的茶苗90%的要卖给外地人:“来进茶苗的外地人很多,因为我们白茶好卖嘛。”这位老板娘说道。
  在茶场的山脚下,几十亩的茶苗地覆盖着遮阳棚,显得格外显眼。时至中午,此时的太阳格外毒辣,溪龙乡黄杜村茶农陈建华正忙着用水管替地里的茶苗浇水。“天气太热了,每天需要给茶苗浇更多的水”,他边说边卖力地转换着手中水管的朝向,“种植、销售茶苗在这里已经很普遍了,行情好的话一株茶苗能卖2毛多,不好的话几分钱也卖过,不过一亩地至少能收益几千元。”现在陈师傅既种茶叶也种茶苗,“卖茶苗周期短,赚头大,除了安吉周围的县,我们的茶苗还卖到江西、福建、安徽这些地方。”
  在不远处陈培林也正在帮父母浇茶苗,黑色的遮阳棚底下是一棵棵刚插扦不久的小苗。除了这几亩茶苗地,陈培林家还种着一百多亩茶园,“我们一年靠茶叶和茶苗能收入二十万元。”陈培林告诉记者,“不过还是种苗来钱快,插扦半年就可以卖了。”一亩地可以育成10万株白茶苗,每株2毛钱,一亩地当年就能有近两万元的收入,陈培林告诉记者。每年的正月到梅雨季节以及中秋节过后,各地来买茶苗的人络绎不绝。
  卖出的茶苗又来砸自己的饭碗
  白茶给茶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今年我们的白茶卖出的最高价是4200元一市斤,平均价格是550至600元一市斤。”赖建红说。然而可观的经济利益也让外地茶商垂涎不已,“从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的白茶苗就逐渐外流,到现在安吉以外种植白茶的茶园是安吉本地的整整一倍,我们安吉白茶在打知名度的关键阶段,现在这些外地白茶反过来给我们的本土白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给消费者造成了混淆。说来痛心,这些茶苗都是我们茶农自己卖出去的,但是我们又不可能用行政手段禁止他们卖。”
  茶农们一边抱怨着外地白茶的来势汹汹,一边却又受不住卖茶苗得高额利润的诱惑,纷纷将茶苗卖给了那些将来可能会对自家的白茶造成影响的外地人。“安吉白茶为什么受到外地白茶的冲击?其实就是茶农们自己把茶苗卖到外地造成的。白茶祖只有一棵,这些白茶祖的子子孙孙们就是这样被从安吉的山沟沟里贩卖出去的。”白茶街的一位经营户告诉记者。
  “其实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说起市场上外地白茶对本地茶的影响,陈培林告诉记者他也知道的,“大家其实这些卖出去的茶苗有可能回过头来抢自己的生意,并且有可能对安吉白茶这个牌子造成影响,但是这钱你不赚别人也会赚的,人家上门来买了,卖茶苗又不犯法,谁能看着眼前的钱不心动啊。”
  纵深:当地政府力保白茶金字招牌
  “只有产自我们安吉1880平方公里县域范围内,并按照标准生产的‘白叶一号’白茶,才能叫安吉白茶,否则只能叫白叶种的茶叶。”安吉县白茶协会秘书长赖建红说。
  1980年8月,也是一个盛夏,安吉县天荒坪镇大溪村的几位村民在海拔800米的桂家厂发现了一棵树龄逾百年的珍稀茶树:春茶幼嫩芽叶为白色,主脉呈绿色。这就是安吉白茶的始祖——“白茶祖”。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这株老茶树开枝散叶,从老树上截下的枝条插满了安吉大大小小的山头,白茶产业成为安吉县的一大经济支柱。
  “现在安吉种植的白茶已经达到5万亩,年产值超过4个亿,去年安吉农民仅白茶一项就增收837元。”赖建红告诉记者,“从1999年起到现在安吉白茶都是浙江名牌产品,2002年获得了浙江名牌商标。就拿种植白茶特色村溪龙乡黄杜村来说,全村去年95%以上的收入来源于白茶。
  为了让面世仅仅二十多年的安吉白茶能够更好地发展,当地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2004年4月14日,安吉白茶继西湖龙井之后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我们还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本地市场上的外地白茶管理起来相对容易。”赖建红说到,“最让我们痛心的还是本地茶农卖茶苗的行为,现在外地白茶的种植量超过我们安吉一倍,这么多茶苗都是这样被贩卖出去的。不管怎样我们只能引导,维护好安吉白茶的金字招牌是最重要的。”
  
专家访谈:茶农眼光宜长远
  “安吉白茶已经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就意味着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任何人不允许使用,这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否则就是假冒伪劣产品。”省工商局商标处杜处长说,茶叶是自然因素和中国传统文化高度结合的产物,只有在安吉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中生产出来的才叫‘安吉白茶’。”杜处长说,当地有关部门曾经出台过措施,控制苗木外流,企业应该懂得自己保护自己。
  “其实,安吉白茶的境遇也是现在大多数名茶乃至知名农产品都会遇到的问题。茶农们的眼光放长远些,安吉白茶肯定有光明的前景,不要因为一时的小利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的茶学专家陆德彪说。
  对目前安吉白茶面临的困境,陆德彪认为,除了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和查处外,本地的茶农和茶叶企业也要以身作则,不要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那些本地茶农和茶叶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将本地茶苗高价卖给外地茶农,或者帮助倒卖外地白茶,虽然现在是大赚了一笔,但如果等到有一天“安吉白茶”的牌子真的倒了,后悔就来不及了。
  “这可能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安吉茶农担心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好事,这说明他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相信他们会思考,将来也必定会组织起来应对,以保证安吉白茶的可持续发展。”陆德彪说。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朱舜 逯海涛 胡巍

 
标签:
永久网址:www.bai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