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网 > 资讯中心 > 安吉白茶新闻 > 正文

吴韵越风,茶旅江南

2009年5月25日 19:27

字体大小:

4534人浏览
人参与

今年3月22日是世界第17个水日,主题为“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几位远涉重洋的欧美茶友与中国茶友一起问茶江南,探访安吉“白茶祖”,晋谒湖州“陆羽墓”。

吴韵越风,茶旅江南

文/图_大茶

海外茶友:

朱萍,女,美国,世界著名茶人奥斯汀·霍尔奇先生夫人。

Andy,美国,旅行者,茶讲师。

Marie,女,美国,攀岩者,网络设计师。

Kim,丹麦,海轮工程师。

Alexis,女,丹麦,丹麦某茶馆顾问。


中国茶友:

群英,女,安吉第一滴水茶艺馆馆主。

大茶,江南茶文化探研者。

思羽,女,国家茶技师。

大真,佛弟子,高级茶艺师。

小唐,茶事助理。

小吴,女,茶的爱好者。

问茗白茶谷

巍巍天目群峰间,有一条横亘东西的大峡谷,在海拔800余米的山崖畔,幽栖着一株不知经年的古茶树。每逢春暖花开,伴随着气温的演变,这株茶树的叶子宛如天赋素妆,幻化成奇异的玉白色。后来,经过茶叶科技工作者的扦插培育,繁衍为香溢天下的安吉白茶。也因此,这个原名“横坑坞”的地方被誉为“白茶谷”,而这株古老的茶树则被安吉人奉为“白茶祖”。

三年前的秋天,美国著名茶人奥斯汀先生来到安吉,当他无意中步入第一滴水茶艺馆邂逅清泠的安吉白茶那一刻,他便与竹乡安吉结下了茶缘。

时值春分,春茶萌动。这次,朱萍女士带着奥斯汀先生的心愿和欧美茶友一行专程莅临安吉,在走访了第一滴水生态白茶园,观摩了大雾山茶场安吉白茶标准化工艺流程,品赏了今春头采安吉白茶后,这些海外朋友萌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随同中国茶友,走进了幽邃的大溪白茶谷。

山道崎岖,一路上,不时遭遇两旁的野茶,或许是这儿山势高峻,茶树尚未抽芽,但目睹翠绿沾露的叶片,已是满心欢喜。眺望叠嶂,云雾蒸腾,野茶漫布。峡谷内,山溪喧哗,自东向西奔腾而去。

约半小时后,翻过山岭,桂家场赫然在望。山潭南侧,一块巨岩上,镌刻着红色擘书大篆“白茶祖”。而那株闻名遐迩的“白茶祖”树则静若处子,悄然栖身于崖坡上。也许是大家的欢呼声感染了她,“白茶祖”那形如凤羽的叶子微微摇曳,仿佛在招呼我们这群爱茶人。

从一树花瓣如雪的白李下走过,拾级数步,在“白茶祖”守护者桂家凌空架设的茶楼入座,热情的桂家阿姨为我们沏上了清茶。在这座也许是湖州地区最高的茶楼品茗,沐浴略带一丝氤氲的山风,尽情呼吸弥散着山野清爽的空气,红尘间的种种焦虑、烦恼顿时消弭一空。

小憩片刻,几位欧美茶友好奇地围着“白茶祖”,细心观察她朴实的身姿。而来自安吉第一滴水茶艺馆的友人则默默燃上了一炷香,感谢福泽乡梓、造福万民的“白茶祖”。

喝茶间隙,美国朋友Andy举着摄象机专访笔者,记得我是这样回答的:今天是“世界水日”,中国人有句古话叫“饮水思源”,水是生命之源,水为“茶之母”,水是有灵性的,我们没有理由不“赞美水,珍惜水,感恩水”。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代表中国传统特色的那幅画卷,就曾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汉字“茶”,同时,还向各国人民传递了茶的精神“和”。“人在草木中”的茶,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茶是沟通两者的媒介,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一盏茶……

临别前,桂家阿姨取出了一小袋珍藏的“白茶王”,嘱我将这份心意转赠给欧美茶友。当他们通过朱萍女士的翻译,得知“白茶祖”的故事以及“白茶王”的珍罕后,感动不已,纷纷表示要把安吉白茶的清芬传播到海外。

朱萍女士还说:在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际,奥斯汀先生及其“七碗茶”企业推荐国际友人问茶中国,不仅让这些爱茶的老外亲身感受华茶,更希望藉此开拓“中华茶之旅”,并向全世界推介华茶、弘扬中华茶文化,让世界人有更多的机会领略中华名优茶的魅力。

晋谒陆羽墓

湖州是陆羽的“第二故乡”,亦是陆羽的终老之地。山水清远的湖州孕育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也造就了古今中外为之景仰的“茶圣”。对天下爱茶人而言,古老的湖州无疑是他们心中的圣地。

历经12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与陆羽渊源至深的杼山已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杼山在古称“妙喜佛国”的湖州妙西境内,而曾经在中华茶文化史上烙下印记的妙喜寺、招隐院、三癸亭、皎然塔和陆羽墓均在妙西。由此,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于多年前择地妙峰山,重建了一系列茶景点,以供后人缅怀茶圣、追慕先贤。如今,葱茏毓秀的妙峰山已营造成“陆羽茶文化景区”。

距离清明尚有10天,妙峰山迎来了第一批祭奠茶圣陆羽的海内外茶友。

穿越石桥,踏着青石板路,恍然感受到了羽仙的如茶气息。山坡上,桃花烂漫,茶蓬吐翠,杨梅散缀其间。山麓边,近栽桑树,远植毛竹,一片郁郁葱葱。行至“慕羽坊”前,放眼南方,阡陌纵横,油菜花黄;远处,青山连绵,忽隐忽现,好一派田园风光。

经“茶艺石”,径直抵达清寂的陆羽茶陵,朱萍女士代表海外茶人供奉了鲜花,笔者就地布置茶席:以一方本白的苎布衬底,上置三部不同版本的《茶经》和一册最新印行的《陆羽茶文化研究》学刊,一把紫砂壶,一个青瓷盏,以及茶罐、茶囊、葫芦等。瀹上吴兴清茗一瓯,敬献予茶圣陆羽。

笔者身着华服,主持简洁的祭奠仪式:大家肃立陵前,人手清茶一盏,三鞠躬,每人向茶圣道一句心里想说的话。礼毕,轻洒茶汤于墓碑前。丹麦的Alexis还特意留下了一只红苹果,寄托“平安吉祥”的美好祝愿。

陆羽墓后,有一堵半月形的碑墙环立,朱萍女士向外国友人讲解勒刻其上的《茶经》,美国的Marie很用心,她虔诚地以纸、铅笔拓下了“茶经”二字。而湖州茶友小吴则轻轻摩挲着碑刻上的字迹,似乎在寻觅隐存其间的隔世茗韵。

跨过山涧,循幽径而上,为“大唐妙喜寺皎然上人之灵塔”。塔身西壁,刻有孟郊的《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塔顶,一株扎根在砖缝间的小白花伸出枝头,仿佛诗僧皎然逸笔画出的禅指。

继续攀缘,行经韩国“茶星”崔圭用先生的“吃茶来”碑、“新加坡和中国茶人友谊碑”和日本茶道里千家十五世家元千宗室所立的“三癸亭”碑,最后登临三癸亭。默诵亭西北附近“诗墙”上的杼山篇章,中外茶友欢聚于此,重温当年湖州刺史颜真卿、诗僧皎然、茶圣陆羽以及诸多“江东名士”雅集盛况,俯瞰苕水,东眺菰城,不禁欣然。

在一处山峦平台,再设茶席,开了个小小的茶会,并对海外茶友作了采访。Marie是10年前接触华茶的,喝过绿茶、乌龙茶和普洱茶。Andy第一次认识华茶缘于7年前的一杯滇红,他说每每念及茶与陆羽,心里就有激动的感觉。Kim对茶的了解时间较短,2年前,他在妻子的影响下,从咖啡移情于茶,处于学习的过程;问及对华茶的印象,他称赞道:“味道非常好!”Alexis以前在丹麦经营咖啡馆,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爱上了中国茶,继而将咖啡馆改开成茶馆。先前在拜谒陆羽墓时,她就动情地说:“您改变了我的一生。”

后记:春季是茶的季节,更是茶人的季节。在这个弥散着绿茶清香的季节里,这样的茶事在江南许多地方不经意地上演着。

原载《海峡茶道》(2009年5月)

 
标签:
永久网址:www.bai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