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网 > 资讯中心 > 安吉白茶新闻 > 正文

安吉白茶的六大“优”与“忧”

2011年1月22日 11:33

字体大小:

3603人浏览
人参与

  一片安吉白茶,牵动千万人心。

  安吉白茶,一个快速崛起的茶叶品牌新贵,展示了令人折服的特点和优势,在迎来掌声与光环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沉思和忧虑。

  这里,我们不仅为其“优”而欢欣鼓舞,更要为其“忧”寻找出路。

  一.品牌定位的“优”与“忧”
  定位是茶叶品牌运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定位就没有品牌。安吉白茶的品牌定位是其核心优势,精度高,立意远,跳出了其他区域茶叶品牌的桎梏。
  从安吉白茶的表现来看,安吉白茶的品牌定位聚焦在“珍贵”上,养生或健康只是珍贵的重要支点。从发现过程、历史记载以及后期的主要运作来看,每个环节都在体现安吉白茶的“珍贵”本色。

  例如,从安吉白茶的“源头”来看,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簿,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赵佶的观点和描述,无疑为安吉白茶披上了皇家的外衣,顷刻间让安吉白茶“珍贵”而“高贵”。

  另外,由于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加之原产地证明商标的启用,这些元素也在支持着安吉白茶的“珍贵”特性,将安吉白茶的“珍贵”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安吉地处天目山北麓,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安吉被称为“中国竹乡”,植被覆盖率为60%,而茶竹之缘,也颇为“珍贵”。

  然而有了明确的品牌定位,安吉白茶却还不能高枕无忧。安吉白茶的“珍贵”本色,在实际宣传过程中存在脱节现象;安吉白茶珍贵的品牌定位资源,并未得到安吉白茶行业的充分利用。

  例如,今年受倒春寒影响,安吉白茶普遍减产,由于对安吉白茶品牌定位的认识不清,整个安吉白茶行业对之没有采取任何系统的造势行动,以强化其品牌定位,“涨价营销”的建议也提前夭折,这即是对品牌资源的严重浪费。

  切实履行安吉白茶品牌定位的要求,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安吉白茶,更有助于安吉白茶行业的快步发展。针对上述情况,安吉白茶协会等主管部门可以预先采取措施,积极进行引导。

  更重要的是,安吉白茶主管部门应从保护品牌定位出发,从维护安吉白茶品牌利益出发,为安吉白茶“珍贵性”服务,为不断提升安吉白茶服务。例如,遵循“珍贵”性原则,安吉白茶主管部门可统一最低限价,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由协会控制最低限价,或在一定时期抓住时机涨价,实现资源的最佳配比,实现物尽其用,如针对今年的灾害影响,高档茶叶全面减产,安吉白茶主管部门应当主动发出涨价呼声,进行一系列的品牌营销运作,主动担负起保护安吉白茶品牌资源的责任。

  二.品牌模式的“优”与“忧”
  安吉白茶,“母子商标”模式是首创,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大家共享的“双品牌策略”,这是其品牌模式的创新之处。

  安吉白茶同国内许多农产品一样,在品牌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小规模经营与农产品大品牌建设之间的矛盾突出,品牌发展非常困难。

  [1]
  为破解这一难题,安吉工商局携手县农业局创新使用了“双商标”管理,即“安吉白茶地理商标”+“企业商标”,形成了“母子商标”的管理模式。

  其中,“母商标”主要用来树品牌形象,子商标主要用来明确生产者的职责。使用“安吉白茶”这一品牌的必须是安吉白茶协会的会员,安吉白茶的包装要统一,必须有生产厂名、厂址等要素。针对没有独立品牌的中小茶农,通过组织引导其加入专业的合作社,统一使用合作社商标,合作社对每个社员的茶园进行分区编号管理,使市场上的每盒安吉白茶都能追溯到单一生产者。安吉白茶还在产业中推行机械化、组织化、标准化生产管理,可见安吉白茶在品牌整合方面用心良苦,并且做出了一系列的切实努力。

  安吉白茶“双商标”这一创新模式完善了安吉白茶质量的可追溯体系,有效避免了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的发生,然而,母子商标模式并不能一下子拉近“母子品牌”的距离,“双商标”模式并不能掩盖安吉白茶行业内企业参差不齐的事实。“母子商标”模式在收到掌声的同时,还需考虑接下来的问题:如何促进“母”与“子”的共同发展,如何做到“子品牌”品质不断层,如何从“子以母贵”过渡到“母以子贵”等等。

  论及解决之道,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恐怕还得从“子”入手。众所周知,安吉白茶这一公共的“母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高度。而安吉白茶行业内不断增多的子品牌,却良莠不齐,品质与实力相差都较大。虽然不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子品牌,如,世外茗源、宋茗、千道湾、黄浦江源等等,但其比例只占极小一部分,并且其品牌影响力与母品牌同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距。

  所以说,要发展“母子商标”模式,子品牌奋勇直追才是当务之急!安吉白茶主管部门应高瞻远瞩,以保护品牌资源为前提,尽力促进安吉白茶子品牌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例如,安吉白茶主管部门可以积极鼓励包装创新,但是所有创新的包装,都要有协会统一审核和记录在案,促成包装系列化的同时,亦能保证包装的合法性与市场性同步;再如,在鼓励创办企业和创造品牌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运用现代化的品牌营销策略,高效提升“子品牌”的综合实力。

  三.生产基地的“优”与“忧”
  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精湛的制茶技艺,造就了安吉白茶的卓越品质。据白茶世界网www.baicha.org报道,安吉白茶所处的安吉县,境内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水质达到二级以上,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保障了安吉白茶的整体水平都处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

  安吉白茶基地,除具备一般茶区气候温润、雨水充足、土质松疏等条件外,还具备云雾适中、水土优质等特点。茶树长期处在云雾滋润之中,不受寒风烈日侵蚀,形成一个相对蔽荫、温差较小的自然环境,因而叶片肥厚,营养丰盛,经久耐泡。

  再者,茶叶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媒介,要传达出一个地方的经济特色及风土人情。诚如安吉县农业局肖建忠副局长曾告诉笔者:“安吉白茶创造了人民增收的奇迹,又间接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每年的采摘期,来自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的采购商,络绎不绝,既是采购又是旅游,将旅游与采茶相结合,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
  ”安吉白茶,将茶叶与旅游结合在一起,以更好地传播区域文化,拉动经济增长,带动一方人民发家致富。

  茶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也可以带动茶叶的销售,如此循环,自然能够创造增收奇迹。

  但是,令人忧虑的是,我们亦需警惕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主管部门需要从多个角度去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杜绝“旅游一火,生态有"祸"”的环境悲剧。

  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依靠安吉白茶来做旅游规划,就必须跳出茶叶,要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创造别具一格的“绿色体验经济”,形成区域独一无二的差异化。而这一切都必需是基于生态、绿色的基础之上的。原因很简单,生产基地的生态性和环保性是保证安吉白茶卓越品质的基础,也是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因素。生产基地的生态文明不复存在,后两者的发展即无从谈起。

  四.品牌传播的“优”与“忧”
  安吉白茶从发现到大面积种植,再到安吉白茶品牌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安吉白茶用了将近30年的时间。相对于其他茶叶品种品牌历时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发展时间,安吉白茶品牌传播的速度算是“飞速”。而且,对于安吉白茶来说,前20年是产业的萌芽起步阶段,随后的近10年才是安吉白茶产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换句话说,安吉白茶只是用了接近10年的时间,开展较为系统的品牌推广。

  此外,2001年1月,安吉白茶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行政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之后,形成了产业培育品牌、品牌壮大产业的良性循环,安吉白茶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已发展成为安吉农业一个特色支柱产业。

  例如,据白茶世界网www.baicha.org报道,安吉白茶的种植面积已达9.35万亩,年产量800吨,产值7.8亿元,种植户5800户,产业链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08年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875元。由此也可以看出,安吉白茶品牌传播的速度之快。

  但是,在肯定安吉白茶品牌传播取得的成功之余,我们还需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安吉白茶行业品牌传播创新力度普遍不高,品牌传播创新工作只为行业内一小部分企业所重视。这些,从“白茶娶妃”事件中可窥一二。

  “白茶娶妃”事件,堪称2009年末中国茶叶界最热门的事件,推广的不仅是“母品牌”安吉白茶和“子品牌”世外茗源。其高屋建瓴,跳出了安吉白茶行业,也跳出了茶叶行业,果断地牵起了咖啡之手,把目光放在了世界饮料产业的高度。而后,白茶娶妃在立足安吉白茶的同时,紧紧抓住中国茶叶的发展大势,为中国茶叶行业服务,这就使得中国茶叶以实际行动为其“投票”,为其推波助澜,共谋茶叶大业。

  正由于此,白茶娶妃的影响力,并不止于茶叶界,而是涉及了整个饮料行业。于是,在白茶娶妃的启示下,可乐与茶叶之争被大肆虚拟,并且被戏称为“白茶取乐”;酒与茶叶之争也被提上日程,在禁止酒后驾车的影响下,有人明确提出“以茶代酒”,相比白茶娶妃而言更加迫切;甚至连上海星巴克咖啡开始卖茶,也令人猜想其举措是不是受到了白茶娶妃的影响。

  凡此种种,都在从各个角度传播着白茶娶妃的“信息”,加速白茶娶妃的发展进程,丰富白茶娶妃的内涵,营造出一种飞“信”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让人立即拥有一种欲罢不能的饮茶冲动。


1    2    
 
标签:安吉白茶
永久网址:www.bai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