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网 > 安吉白茶 > 安吉白茶种植培育 > 正文

茶园管理:安吉白茶茶园的病虫害治理

2016年10月29日 15:25

字体大小:

13335人浏览
人参与

  安吉白茶茶园分布于气候温暖湿润的区域,适宜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长繁衍。这些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会造成安吉白茶茶叶产量的损失,同时不适当的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也会对茶叶的卫生质量和茶园环境带来影响。

  因此,做好茶园有害生物的防控是保证标准生态茶园茶叶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进人21世纪以来,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和农药使用均已分别严格执行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安吉白茶作为国内高端绿茶,在病虫害防治上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措施。
白茶治理

第一节综合防治

  茶树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从茶园的病虫、天敌、茶树及周围环境整体出发,充分发挥以茶树为主体的、茶园环境为基础的自然调控作用,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农残量,促进茶园生态平衡。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菌,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综合防治。推广使用黑刺粉虱信息素诱捕器(黄板)、小绿叶蝉信息素诱捕器(绿板)、太阳能杀虫灯等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孳生和有利于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将茶树病虫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

一、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用食虫昆虫、寄生性昆虫、病原微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1.保护茶园害虫天敌资源

  茶园中蜘蛛、瓢虫、寄生蜂等天敌十分丰富,保护茶园环境中的天敌资

  源是茶园害虫生物防治最重要的内容。应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茶园天敌被大量杀伤,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同时,可在茶园周围种植杉、棕等防护林和行道树,或采用套种等方式;幼龄茶园问种绿肥,夏、秋季在茶树行间铺草等,以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也可以在茶园周围种植一些不同时期开花的蜜源植物,以延长天敌昆虫的寿命和增加产卵量。

2.释放捕食螨、寄生蜂等天敌

  捕食螨、寄生蜂等天敌经室内人工大量饲养后,可释放到田间,增加茶园中害虫天敌的数量。

3.应用病原微生物控制害虫

  茶园生态环境稳定,温湿度适宜,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流行。茶园中存在着许多对害虫有致病作用的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人为的大量繁殖再释放到田间。

二、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指通过各种茶园栽培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茶树病虫害的方法。茶园栽培管理既是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

1.维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保持茶园生态平衡

  可在茶园种植防风林、行道树、遮阴树,增加茶园周围植被的丰富度;调整茶园与其他作为的整体布局,避免大规模单一栽培的茶园,保持茶园与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

2.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树的抗病虫能力

  结合耕作除草,可使部分害虫的幼虫和蛹深埋或暴露于土壤表面而被杀伤,也可使多种病原菌埋人土中而减少再侵染。增施有机肥,加强茶树营养,提高抗逆性,可减轻茶叶蚧类、螨类的发生。及时开沟排水,可以保持茶树正常的水分需求,对茶树根部病害有显著的预防效果。

3.适时采摘和修剪,减轻病虫的发生和危害

  及时采摘,既能保证茶芽的质量,又可恶化茶树病虫的营养条件,明显地减轻茶园多种趋嫩性病虫的发生危害。合理适时修剪,可以剪治多种茶树病虫,尤其对钻蛀类害虫和枝干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白茶治理

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应用各种物理因子来防治茶树病虫的方法。在安吉白茶“白叶一号”种植的茶园中,我们更加提倡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来有效控制病虫害。充分利用害虫的趋性、群集性和食性等习性,通过光、色和信息物等诱杀来防治害虫。

1.人工捕杀

  体形较大、行动较迟缓、容易发现或有群集性、假死性的害虫可以采用人工捕杀。如茶毛虫、茶蚕的幼虫具有群集性,可将虫枝条剪下投入1%的肥皂水杀灭。象甲类成虫具有假死性,可在树冠下铺上塑料薄膜,拍打茶丛将虫振落,然后集中销毁。

2.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诱蛾灯诱杀害虫。目前,常采用的具有光、波、色、味4中诱杀作用的频振式杀虫灯,通过高压电网触杀害虫成虫至集虫袋内。一般每50亩左右安装1台,但使用时应避开天敌发生高峰期。

3.性信息素诱杀

  利用害虫的雌蛾与雄蛾问的引诱作用,可直接进行诱杀。方法是将刚羽化未交尾的雌蛾置于小笼内,悬挂在田问,在其下方放置一有少量洗衣粉的水盆,诱集并消灭雄蛾,以影响田间雌蛾交尾;也可采用田间悬挂含性引诱剂的诱芯诱蛾,如用茶毛虫性诱剂诱芯杀雄虫。

4.食饵和色板诱杀

  糖醋诱蛾法是一种食饵诱杀方法,它是将糖、醋、黄酒按4.5:4.5:1的比例,放人锅中微火熬煮成糊状,盛放于诱集盆中并将盆放在茶园中,诱集黏杀具有趋化性的卷叶蛾等成虫。

  色板诱杀是在田间设置有色粘虫板,这是目前安吉白茶茶园最常见的一种除虫方法,每亩放置10~15片色板,诱杀对色泽有偏嗜性的茶蚜、黑刺粉虱等害虫成虫。

第二节预测预报

  茶树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是基于病虫害发生消长有其自身规律性展开的。预测就是针对某种病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合掌握的历史资料、天气情况等,对该病虫的发生趋势加以估计,确定其发生的区域、时间和程度。

  预测预报是开展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依据,是减少茶树病虫为害损失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预报就是将预测的结果,以文字材料或者电子信息的形式,通过农民信箱、电子邮件、电话、电视、广播、网站、微信平台、手机客户端等媒介发送,指导相关单位及时、准确开展防治。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判断病虫情况、制定防治计划和指导防治的重要依据。预测预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虫防治的效果。

一、预测预报内容

  根据病虫防治的要求,预测预报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生期预测

  发生期预测是预测病虫的某一关键虫态或为害状出现的时间,以确定防治的最佳时期。在发生期预测中常将病虫在时间上的分布划分为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和终见期。预报时着重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通常按发育进度百分率将3个时期分别定为:出现16%为始盛期,出现50%为高峰期,出现84%为盛末期。

2.发生量预测

  发生量预测是指预测病虫在某一时期内单位面积上的发生数量,估计病虫未来是否有大发生的趋势和是否能达到防治指标,以决定是否需要防治,以及需要防治的范围和面积。病虫的数量变化除与上一代的有效基数、繁殖率、存货量有关外,同时要考虑栽培耕作制度、气候、天敌数量等因素。

3.为害程度预测

  在发生期预测和发生量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安吉白茶“白叶一号”的品种、生长发育特性和气象资料分析,确定易病虫为害的生育期和病虫盛发期的吻合程度,预测其发生的轻重及为害程度。在安吉白茶茶园实际生产中,可以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分为轻发生、中等偏轻发生、中等发生、中等偏重发生、大发生等。

二、预测预报的方法

  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准确预报预测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安吉白茶“白叶一号”病虫害的预测方法有田问调查法、期距预测法等。

1.田间调查预测法

  田间调查预测法是通过田间实际调查病虫发生的时期、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预测病虫发生的趋势,根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的不同,田间调查预测主要有以下方法。

①越冬基数调查法。在秋末冬初,调查统计病虫主要越冬场所的虫口密度或带菌率作为越冬基数,预测来年病虫发生的情况。

②害虫发育进度调查法。通过田间调查发生的幼虫、蛹等各虫态的数量,计算出化蛹率、化蛹时期的动态,推算出成虫羽化、产卵盛期和幼虫发生的高峰期,以确定防治的日期。

2.期距预测法

  害虫由一个虫态发育到下一个虫态或由前一世代发育到后一世代,病害从侵入到发病期或从田问出现发病中心到大面积发生,都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这一时期所需的天数成为期距。通过调查茶树病虫的前一个发生时期加上上期天数,就可以推断出后一个发生时期,从而确定病虫的防治时间。

3.有效积温预测法

  每一种病害虫完成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有效温度,称为有效积温。每种昆虫完成特定的发育阶段所需的有效积温是一个常数。因此,在适宜害虫生长发育的季节里,温度的高低是决定害虫生长发育的主导因素。

  有效积温预测法就是根据某种害虫完成一个世代或一定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推算出该种害虫生长到某一阶段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以预测防治的最佳时间。

4.诱集预测法

  诱集预测法是安吉白茶茶园中常见和使用较为方便的病虫害预测预报方法,主要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以及取食、潜藏、产卵等习性,诱集获得害虫的种类和数量,预测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主要有灯管诱集预测法、引物诱集预测法和性信息素诱集预测法等。如通过灯光诱集法记载每日诱集到的成虫数,获得成虫发生高峰日,用历期法预测下一代幼虫孵化高峰期或某一种虫态的发生盛期。

三、预报病虫情况

  为了及时反映病虫发生的情况,指导有关生产单位或茶树种植区域及时准确开展病虫防治,需要将病虫调查、预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编写出病虫情况,以文字材料、电子邮件,通过邮件、电话、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网络等媒介发布出去。

预报的病虫情况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预报主要病虫种类,介绍其危害性和发生特点。

②提出近期这些病虫的发生隋况,并与历年资料对比,说明发生早晚和轻重。

③结合气象、茶树生长和天敌等条件的分析,预测发生程度和发生趋势,提出防治时期和防治方法的建议。

第三节病虫发生与防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记载的茶树害虫、害螨已有800余种,茶树病害130种。尽管茶园中发生的病虫种类有近千种,但对茶树能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种类只有数十种,而且主要是茶树害虫,尤其是安吉地区的安吉白茶茶园主要以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黑刺粉虱等十余种病虫害。掌握这些病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可有效控制整个茶园病虫的发生和危害。

一、茶尺蠖(图9—1)

1.王要特点

  茶尺蠖又称拱拱虫、量寸虫、吊丝虫,是白茶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大发生时可将成片茶园食成光秃,严重影响来年白茶的产量和品质。

  茶尺蠖在安吉白茶上一年发生5~6代,各代发生期如表9—1所示。

  影响茶尺蠖种群消长的主导因子是天敌。目前,已发现的天敌有姬蜂、茧蜂、寄蝇、蜘蛛、线虫、真菌、病毒及鸟类等,其中,以茧蜂、蜘蛛和真影响茶尺蠖种群消长的另一因子是气候环境因子。高山茶园一般发生不重,而山坞、避风向阳的茶园受害较重。茶树长势好、较郁蔽的茶园往往受害较重。冬季低温,茶园土壤长期结冰,可提高越冬蛹死亡率。

2.防治措施

①保护天敌。茶园应尽量减少用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以保护天然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

②清园灭蛹。在茶尺蠖越冬期,结合茶园秋冬季管理,清除茶蓬下落叶及表土中的虫蛹。

③培土杀蛹。在茶树根颈四周培土10cm左右,并加镇压,可防止越冬蛹羽化的成虫出土。

④喷施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尺蠖幼虫有很强的感病率,全年以第一、第五、第六代致病率最高,每亩用量150亿~700亿个多角体,施毒时期掌握在1、2龄幼虫期。

⑤农药防治。用农药防治应严格按防治指标,成龄投产茶园的防治指标为每亩幼虫量4500头。施药适期掌握在3龄前幼虫期。全面施药的重点代是第四代,其次是第三、第五代,第一、第二代提倡挑治。施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药剂可选用2.5%氯氟氰菊酯(即功夫,每亩用药20~25m1),2.5%溴氰菊酯(即敌杀死,每亩用药20~25m1),35%赛丹(每亩用药80~100m1),1.8%阿维菌素(每667m2用药20~25ml,宜在阴天或晴天傍晚使用)。

二、假眼小绿叶蝉(图9—2)

1.主要特点

  假眼小绿叶蝉又称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茶树叶蝉类的优势种,是白茶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安吉极大部分白茶茶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假眼小绿叶蝉在安吉白茶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假眼小绿叶蝉以成虫和若虫吸取茶树汁液,影响茶树营养物质的正常输送,导致茶树芽叶失水、生长迟缓、焦边、焦叶,茶蓬矮小,冬季萌芽,严重影响翌春白茶的产量和品质。茶树受害后,其发展过程分为失水期、红脉期、焦边期、枯焦期。

  失水期:指茶树芽叶在雨天或有晨露时,看起来生长正常,但在阳光照射下随茶树的蒸腾作用,芽叶呈凋萎状。

  红脉期:茶树受到较重危害,输导组织受到了破坏,养分和水分输送受阻,嫩叶背的叶脉表现明显的红变,叶片失去光泽。

  焦边期:在红脉期的基础上,继续遭受危害,芽叶严重失水,嫩叶即从叶尖或叶边缘开始焦枯,叶片基本停止生长、变形。

  枯焦期:在焦边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而成,叶片完全得不到维持基本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芽叶完全停止生长,芽及已展叶呈红褐色至褐色焦枯,茶树丧失了生产能力,严重时成片茶园似火烧状。

  假眼小绿叶蝉在一年中的消长,因地理条件及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在安吉白茶区主要有二种类型,即双峰型和迟单峰型。

  双峰型:主要发生在四季分明的平地低丘茶园,冬季有明显的低温期,夏季(7—8月)有明显的高温干旱期。假眼小绿叶蝉在这一地区一年中一般有明显的两个峰,第一峰自5月下旬起至7月中、下旬止,以6月虫量最为集中,主要危害白茶修剪后夏季茶蓬的生长。第二峰出现在8月中、下旬至10月下旬,以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虫量较多,主要危害白茶秋季茶蓬的生长。一般第一峰虫量高于第二峰,第一峰是全年的主害峰,但高峰持续期则第二峰长于第一峰。安吉白茶的极大部分茶园都是这一类型。

  迟单峰型:主要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极少部分白茶茶园,这类茶园春季气温回升慢,春茶开采迟,秋季降温快,雪霜早,无霜期短。假眼小绿叶蝉在这些茶园全年通常只有一个虫口高峰,但峰期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5月份之前为田问虫量聚积期,6月中下旬开始进入高峰期,9月底或10月初可结束高峰。峰期虫量以7—8月最大,主要危害白茶茶蓬的夏秋季生长。

  影响因子:影响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消长的主导因子有气象因子、农艺措施及天敌。

  假眼小绿叶蝉生长繁殖的适温区是17~29CIC,最适温区在20~26℃当出现连续平均气温在29℃以上时,则田间虫量急剧下降。雨日多,时晴时雨,有利于假眼小绿叶蝉的繁殖,采摘可摘除大量未孵化的卵及部分低龄若虫。

2.防治措施

①保护天敌。应尽量减少茶园施农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避免使用对假眼小绿叶蝉天敌杀伤力大的农药,以充分发挥天敌对其种群的控制作用。

②勤采茶叶。实行分批勤采,可随芽叶带走大量的假眼小绿叶蝉的卵和低龄若虫,是防治此虫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③农药防治。第一峰百叶虫量超过6头、第二峰一gni,。虫量超过12头的茶园均应全面施药防治。防治适期应掌握在人峰后(高峰前期),且田问若虫占总虫量80%以上。施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农药可选用24%虫螨腈(每亩用药20--30m1.)、2.5%联苯菊酯(即天王星,每亩用药20~30m1)、98%巴丹(每亩用药25~30g)、90%万灵(每亩用药15--,20g)。

三、茶橙瘿螨(图9-3)

1.主要特点

  茶橙瘿螨别名茶锈壁虱,是白茶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安吉极大部分白茶茶园均发生较重。

  茶橙瘿螨在安吉白茶区一年发生25代左右。茶橙瘿螨在茶树上的分布,茶丛上部占总量的87.5%,中部占9.6%,下部仅占2.9%。幼、若螨99%P2_L均栖息在叶片背面,成螨也有85%栖居在背面。在一芽二叶的芽叶上,以芽下第二叶最多,占49.0%;其次是鱼叶上,占34.9%;再次是芽下第一叶,占15.5%;以芽上最少,仅占0.6%。

  茶橙瘿螨以成螨和幼、若螨刺吸茶树汁液,在螨量少时被害不明显,螨量较多时使被害叶呈现黄绿色,叶片主脉发红,叶片失去光泽,严重被害时叶背出现褐色锈斑,芽叶萎缩、干枯,状似火烧,造成大量落叶,对白茶产量、品质及茶树树势均有严重影响。

  在安吉白茶上,一般一年有2个虫口高峰,第一虫口高峰发生在5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以6月下旬至7月上旬虫量最为集中;第二个虫口高峰发生在8月中旬至11月上旬,以9—10月虫量最多,且第二峰的绝对虫量要高于第一峰。

  气温对茶橙瘿螨种群消长的影响特别明显,茶橙瘿螨生长繁殖的最适气温在18.-25℃,高温则抑制其繁殖,造成种群数量的下降。雨量小、雨日多、时晴时雨则有利于生长和繁殖。

  修剪对茶橙瘿螨种群消长的影响也较明显,在第一虫口高峰形成的过程中,4月下旬5月上旬的白茶修剪,可造成茶园虫口数量的骤降。一般修剪高、留叶多的白茶茶园,第一虫峰来得早,虫量大。

  茶橙瘿螨的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捕食螨等捕食性天敌,这些天敌对茶橙瘿螨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防治措施

①合理修剪。安吉白茶采摘结束后及时进行低修剪,少留叶,可有效压低茶园茶橙瘿螨的种群数量。

②农药防治。白茶茶树平均每叶有茶橙瘿螨17~22头的茶园均应立即全面喷药防治。施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农药可选用速螨酮类杀螨剂(15%乳油每亩用药25~30ml,20%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20g)、1.8%阿维菌素(即灭虫灵,每亩用药20~30ml、)。

四、黑刺粉虱(图9—4)

1.主要特点

  黑刺粉虱又称橘刺粉虱,是安吉白茶茶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黑刺粉虱均以老熟幼虫在茶树中、下部叶背越冬,翌年3月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羽化,成虫喜停息在茶树嫩芽叶上或嫩叶背,雨天及晨露未干前活动弱,以上午8:00—9:00及下午日落前后活动最盛,年发生4代,各代发生期见表9—2。

  黑刺粉虱以幼虫吸取茶树汁液,并排泄蜜露,招致煤菌寄生,诱发煤病,严重时茶树一片漆黑。受害茶树光合效率降低,发芽密度下降,育芽能力差,发芽迟,芽叶瘦弱,茶树落叶严重,不仅影响白茶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严重影响茶树树势。危害严重的茶园,可导致白茶修剪后不能抽芽,茶树枯死。

  黑刺粉虱在一个年度内没有突发成灾的现象,主要随着虫口的逐渐积累而危害加重,或随着虫口的逐渐消退而危害减轻。由于白茶茶树采摘层厚茶丛中下部叶片多,郁蔽、阴湿,十分适合黑刺粉虱的产卵和繁殖。21世纪以来,安吉白茶区在2002—2004年、2007年曾几度暴发成灾(表9—2)。

  影响黑刺粉虱种群消长的关键因子是环境条件和天敌因子。

  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尤其是茶园频繁施药,大量地杀伤了黑刺粉虱的天敌,导致成灾。茶园环境即黑刺粉虱一般在茶树郁蔽、阴湿的茶园中发生较重,窝风向阳洼地茶园中的虫口密度往往较大,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较多的茶园及台刈后若干年的茶园中容易大发生。

  黑刺粉虱的天敌资源十分丰富,对黑刺粉虱种群数量有极好的控制作用,在自然条件下黑刺粉虱一般不会暴发成灾。

2.防治措施

①保护天敌。尽量减少茶园施药次数和农药用量,以保护和促进天敌的繁殖,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

②农业防治。对黑刺粉虱发生较重的茶园可结合白茶采摘结束后的重修剪,适当降低修剪高度,少留叶,并将剪下来的枝叶集中处理,以减少田间虫量。

③生物防治。韦伯虫座孢菌对黑刺粉虱幼虫有很强的致病性,使用浓度以每毫升含孢子量2亿~3亿个为宜,防治适期掌握在1、2龄幼虫期,防治效果一般可达80%~90%。

④农药防治。安吉白茶应重点做好第一、第四代黑刺粉虱的防治,田间虫量超过2~3头/叶的茶园均应进行喷药防治。防治适期原则上应掌握在卵孵化盛末期,对于虫口密度过大,也可以考虑在成虫盛期作为辅助施药时期。防治幼虫,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每亩用药20~30g)、98%巴丹(每亩用药40~50g)。防治成虫可选用80%敌敌畏(每亩用药50~60m1)。

防治成虫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防治幼虫提倡侧位喷洒,药液重点喷至茶树中、下部叶背。

第四节其他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除了一些病虫害之外,还有一些茶树病害,如叶部病害、茎部病害和根部病害等,也需要我们及时的掌握其特性和进行有效的防治。

一、茶赤叶斑病

1.发生特点

  茶赤叶斑病是高温高湿型病害,7—8月为发病盛期,夏季高温干旱,茶树因水分亏缺,抗病性降低,病害流行。白茶因枝叶生长茂盛,蒸腾量大,遇干旱根部供水不足,易发此病。尤其是向阳坡地或梯田的白茶园、土层浅根系发育不良或螨虫危害致使树势衰弱的白茶茶树,发病特别严重。

2.防治措施

防治时间为夏季干旱期前,发病初期。防药剂治有78%科博100g/亩。

二、茶褐色叶斑病

1.发生特点

  茶褐色叶斑病是低温高湿型病害,白茶在2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盛期,采摘前达发病高峰。茶树遭受冻害、缺肥或螨虫危害致使树势衰弱的情况下,易受感染。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的茶园,有利于发病。老茶园改种白茶的发病特别严重。

2.防治措施

  防治时间为早春发病初期。防治药剂有75%百菌清(进VI)800倍液。

三、茶芽枯病

1.发生特点

  茶芽枯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仅在春茶期发生。春茶萌芽期3月下旬至4月初开始发病,春茶盛采期(4月上旬至5月初)最高气温在20~25℃时为发病盛期,6月中旬以后最高气温达29℃以上时停止发病。此外,萌芽早、芽叶中氨基酸含量高的品种发病重。安吉白茶由于萌芽早,春茶中氨基酸含量高,易发病,属于感病品种。

  一般越冬老叶发病率在4~6%,新芽萌发后一芽一叶或二叶初展时,平均气温持续在15~20℃,最高气温在20~25℃,温度上升较慢,又有寒流侵袭,降温显著,并伴随着阴雨天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则茶芽枯病有可能出现流行。

一.防治措施

  防治时间为发病初期。防治药剂有75%百菌清(进口)800倍液。诸茂龙(2014)

第五节现代治虫

  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茶叶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除了上述提到的传统方法结合自身经验,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探讨不能忽视,要敢于和勇于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解决茶叶虫害,笔者根据所学知识和实地考察,作简要概述,茶农可依照深入探讨实践。

  在茶叶种植区域内设立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现代设备,结合无线通信技术、数据智能化处理技术形成一整套现代茶叶病虫害监测系统。系统由监测区信息采集终端、监测数据传输网络层、数据终端处理层组成,详细构架见.图9—5。

  因茶树病虫害种类的复杂多样,首先需要对茶产区常见的病害和虫害及其天敌的种类分布、为害情况进行详细田问调查,采集相关标本并拍摄图片,建立茶树病虫害网络媒体数据库检索系统。通过安装终端计算机,茶农利用互联网的公共平台进入数据库检索系统进行相关病虫信息的查询。

  在茶园中悬挂粘虫黄板,通过专业摄像头监测并拍摄粘在黄板上诱集到的害虫种类和害虫数量,同时利用摄像头对茶树病害的发病部位及发病症状进行拍摄,将拍摄的图片利用RFID射频识别、无线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传输到计算机网络平台,植保、病虫害防治专家通过查询病虫害图片,对茶园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实时诊断,并及时发布防治措施。

  现代治虫的最大优势是基本足不出户,实现远程的查虫、诊断,解决茶农为茶树求医难的问题。
 
永久网址:www.bai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