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认真开展茶叶市场整顿工作确保广大消费者饮茶安全的通知》精神,加强对全省流通领域茶叶商品质量的监控,规范茶叶经营行为,维护茶叶市场秩序,做好茶叶消费预警工作,保障消费者饮茶安全,山东省工商局于"七一"前夕,组织对流通领域茶叶质量进行了一次定向监测,有关情况如下:
一、本次监测的总体情况 本次流通领域茶叶质量定向监测工作,由省工商局委托各市工商局具体进行。各市局按照省局有关部署,会同具备国家认可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对全省流通领域茶叶质量进行了随机抽样,由检测机构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工作规范进行检测,并出具了正式检测报告。据统计,本次茶叶市场统一定向监测中,全省共抽检茶叶样品259个,其中合格237个,不合格22个,总合格率为92%。监测结果表明,我省市场销售的茶叶商品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同时也存在个别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本次监测的主要特点 本次监测工作有如下特点:一是监测范围广。为全面反映我省流通领域茶叶商品质量状况,全省17市工商局都进行了茶叶抽样检测,每市抽检样品20个左右,抽检地点涉及群众购买力比较集中的茶叶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专卖店、直销店、商场、超市等不同场所,基本上覆盖了茶叶商品的整个销售领域。二是监测种类多。各市工商局对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茶叶商品进行了随机监测,抽检品种包括红茶、绿茶、花茶、乌龙、普洱等,基本上涵盖了目前茶叶市场上的主要品种和著名品牌。三是监测重点突出。为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根据工商部门在日常监管中所掌握的茶叶商品的常见质量问题,此次重点检测了样品中的农药残留、污染物和水分等项目。四是监测程序规范。此次监测工作,从委托到样品抽取、初检、复检,整个监测过程都严格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五是抽检合格率高。从检测结果看,全省茶叶质量总体合格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我省工商、农业等部门一贯重视茶叶质量安全管理,积极指导茶农科学种茶制茶,不断强化茶叶市场巡查监管,督促经营者建立并落实检查验收、索证索票等质量管理措施,有效地规范了茶叶经营行为。另外,我省茶叶连锁、直销、专卖等经营方式占了很大比例,经营制度比较完善,带动了茶叶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一)本次监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本次茶叶监测工作依据的标准,主要是国家正式发布的《茶叶卫生标准》(GB2762-2005、GB2763-2005),检测项目主要是茶叶中六六六、滴滴涕等农药残留指标,铅、稀土等污染物指标,以及水分、水浸出物等指标。经检测,在本次抽查中发现的茶叶质量问题主要有: 1、部分茶叶商品农药残留量超标。本次检测出的22个不合格样品中,有13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超标(部分样品兼有两种不合格情形),占全部不合格样品数的59%,其中滴滴涕残留超标7个,六六六残留超标1个(微量超标),三氯杀螨醇残留超标6个。滴滴涕残留超标的7个样品中,有6个滴滴涕残留超标量分别为国家限定标准值(0.2 mg/kg)的1.8倍至4倍,另有1个样品的滴滴涕含量达2.75mg/kg,为国家限定标准值的13.8倍。据调查,茶叶的农药残留量超标主要是由于茶农在防治茶树病虫害时过量使用农药,甚至使用违禁农药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茶叶监测中,不少地方检出了国家早已严禁用于茶树的六六六、滴滴涕和三氯杀螨醇,其中六六六、滴滴涕还是国家明令淘汰多年的农药。这几种农药在环境中和茶树体内残留期长,残留量高,对人体和环境的损害很难清除,并影响茶叶出口创汇。 2、个别茶叶商品污染物含量超标。本次检测出的22个不合格样品中有3个铅含量超标,分别为6 mg/kg、6.2 mg/kg、7 mg/kg,均为微量超标(国家限量标准值为5 mg/kg),铅含量超标的不合格样品数占全部不合格样品总数的14%。 3、部分茶叶商品水分含量超标。本次检测出的22个不合格样品中有9个水分含量超标,占全部不合格样品总数的41%。但从具体检测数值看,超标量分别为国家限定标准值(7.0 mg/kg)的1.06倍至1.18倍,大多属于微量超标,主要是在茶叶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造成的。 (二)监测中发现的其他问题 一是茶叶市场虚假宣传问题比较突出。不少业户在所经销的茶叶包装上随意标称"中国茶王"、"观音王"等夸大名号,另外虚假宣传茶叶产地、以次充好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二是部分茶叶商品标签标注不规范。如有的生产厂名、厂址与生产日期标注不全,有的无产品保质期、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和QS质量认证标志等,还有些散装茶叶除了品名外无其他任何商品标识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三是茶叶经销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不少经营业户存在索证索票制度不落实、进销货台帐不健全、储存条件不达标等问题。 (三)对问题茶叶的处理措施 对这次监测中发现的茶叶商品质量问题,各地工商部门视不同情况进行了相应处理。对存在质量问题及虚假广告宣传的经营者,省工商局要求各地工商机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立案调查,目前有关案件正在查处之中。省工商局还要求各地工商部门针对农药残留和污染物超标等问题,深入开展茶叶市场治理整顿,加大对经销不合格茶叶行为的查处力度,健全并落实茶叶市场准入管理制度,从源头上严把茶叶商品质量关。同时公布抽查中质量较好和不合格的产品及其生产、经销企业,以引导群众消费。下一步,工商部门将继续对茶叶商品质量进行跟踪抽查,强化茶叶市场监管,促进我省茶叶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消费者创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 四、消费提示 茶叶是我国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茶叶中残留的农药、污染物等会通过饮茶进入人体,如果长期饮用农药残留和污染物超标的茶叶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省工商局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尽量到较大规模的茶叶批发、零售市场,正规的商场、超市和专业的茶店、茶庄等场所购买茶叶,注意查看经销企业是否具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和相关资格证件,并索要和保存好发票、购物小票等购物凭证,以便于在出现茶叶质量问题时维权。 (二)要选购正规企业生产的茶叶,注意产品包装上标签、标识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属实,特别是查看是否注明了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合格证明、产品质量等级及QS质量认证标志和生产许可证编号等内容,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信息。对散装茶叶要仔细查看其品质,尤其是那些已打开包装或无证包装的茶叶,标识模糊、标注不全、包装粗糙的茶叶,以及走街串巷、沿街叫卖、来路不明的茶叶,建议消费者最好不要购买。 (三)要正确对待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因为春茶过后是虫害的高发期,所以一般来说,夏秋茶的农药残留要比春茶相对较多。不过,对绝大多数茶叶来说,只要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对人体就是安全产品。而且在两小时内用普通水冲泡的茶叶,所含农药成分大部分都泡不出来。因此,为了确保饮茶安全,消费者要注意一是不要嚼吃茶叶,二是不要一杯茶从早泡到晚不换茶叶。 (四)茶叶容易吸水受潮,放置较久则会变质。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最好适量购买,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包装规格,并在购买后妥善保存,防止因量多长时间储存而造成发霉变质。 (五)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可以借助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采用一看、二闻、三摸、四尝的方式来对茶叶的品质特征进行鉴别。 所谓一看,就是干看茶的形态和色泽,湿看茶的嫩度和汤色。从外形看,好茶叶片形状整齐均匀,条索完整少断碎。如果长短不一,大小各异,很可能是采摘粗放;而色泽多变,形状多样,茶中多细末,或含有较多杂质,很可能制作粗糙。从色泽看,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色泽,如绿茶中蒸青茶要求翠绿,炒青绿茶呈现黄绿,烘青绿茶应是深绿,红茶色泽乌润或带褐红,而色泽枯黄、灰暗、无光泽的一般为陈茶。从汤色看,好茶澄清鲜亮带油光,没有混浊或沉淀物产生。绿茶以嫩绿、黄绿为上,并且清澈明亮。红茶以乌黑油润或红艳明亮为佳,至于乌龙茶,则以青褐色光润为好。 二闻,就是闻茶的香气,可采用干闻和泡茶后湿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一般来说,绿茶应具有清香鲜爽之感,其上品还具有板栗香、兰花香等气味。红茶以嫩香或花香者为好,乌龙茶则以浓烈的熟桃香为上乘。花茶则应有熏花之花香和茶香混合之强烈香气,茶汤香气以纯和浓郁为上。茶叶如有油臭味、焦味、陈旧味、火味、闷味或其它异味者为劣品。 三摸,用手指搓捻一下来估量茶叶水分的高低,若可轻捻会碎,表示茶叶干燥程度良好;若用力捻不易碎,表示茶叶已受潮回软,含水量较大,有些可能曾经发霉,不宜饮用。 四尝,泡一杯茶叶尝尝滋味,优质的绿茶鲜醇可口,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乌龙茶馥郁,花茶甘香等,都有各自的风味。相反,陈茶和劣质茶则汤色发暗,透明度较差,味平粗淡,香气较低,滋味非常浓涩。 |